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穿成首富之女后 > 25 第二十五章 杀鸡专用牛刀下(第1页)

25 第二十五章 杀鸡专用牛刀下(第1页)

从沈图跟着沈万年开始做事起,沈万年就一直教他们,做事如苍鹰搏兔,必尽全力,不可轻敌疏忽。

对于他来说,确定了目标之后,无论是要杀鸡还是宰牛,他都会尽力寻找最好用的刀,不管那把刀是牛刀还是柴刀,只要是当下能找到最好的刀,能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就行。

同样,跟着边镇军屯开荒之事,找当地军镇的统领甚至一个小旗也不是不能解决,可问题是,有慕容萩欠下的人情和债务在,这样的牛刀不用,他又何必费劲巴拉地去挨个找那些军镇大小统领呢?

要知道,阎王好见小鬼难搪,慕容萩虽然也贪,可他对三瓜两枣的小钱还是看不上的,也会给下面的人留□□路,甚至还会想办法弄来钱粮养兵养马,以便养着韭菜们长期收割。

可这些中低层的军官,剥削起底层士兵和被流配的军奴来,那是完全没有底线的。

尤其是在这些边关苦寒之地任职的军官,大多也是被贬被罚到下面,本身就朝不保夕,一次战斗或是一场风暴寒流就有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唯有拼命的搜刮更多的资源,才能让自己有更多活下去的保障。

在活着都很艰难的时候,想要保持人性中善的部分着实太过艰难。

对手下的人都恨不得敲骨吸髓的军官,对于他们这些外地来的商户,简直就像是看到肥羊送上门,不宰都对不起自己腰间的刀。

沈图当初就曾跟着大昭的军队四处征讨,大昭军剿灭叛军后,他们就从军中收购被抄没的农庄和商铺,买下官奴,招揽流民进行耕种和经营,如此才能尽量避免那些原本已是熟地的良田因为战乱被抛荒,可以尽快恢复生产以保证收获。

当时他们还是有皇帝御赐牌匾护身的,也没少送礼送钱,好在那时新朝初立,皇帝以严刑酷法惩治了不少贪官,才能让他们顺利展开农庄建设和商道拓展,使沈氏商行跟着大昭军走遍全国,遍地开花,让沈万年赚得盆满钵满之余,同样也给皇帝分润不少,这才能让沈氏安稳地存活至今。

而现在,大昭承平十年,战乱平息后,勋贵们开始迅速占领失败者留下的空地,加上皇帝大手笔的赐封,原本的熟地很快被瓜分一空,就连沈氏的田庄也有不少被迫转让,就是因为生地与熟地不光产量相差巨大,开荒前期所需耗费的投入也远超一般人的承受力。

沈图新收到的信,一封来自沈青叶,一封来自沈万年。

沈青叶要他拿下东北林地的垦荒权,那边虽然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处于寒冬无法耕种,可荒无人烟的黑土地,拥有千百年积攒下来的腐殖肥,黑土地短暂的种植期却能种出营养和口感最好的粮食。

后来的北大荒,从松嫩平原到江平原,从苦寒荒芜之地变成北大仓,不亚于江南的湖广粮仓,现在仍然属于蛮荒之地。

现在拿下这些荒地,需要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关内那些被勋贵们虎视眈眈的熟地。

更何况,按照皇帝现在生儿子的速度和给皇室亲族勋贵们封赏的额度,大昭国内可用的良田很快都会成为这些大贵族和高官世家的囊中之物,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一代代形成这样的轮回。

王朝新建、开国时期的休养生息,开荒分地,轻徭薄赋,广纳贤才,到后来渐渐开始腐化的统治阶级,人□□发性增长,士绅和官僚阶层可以有各种手段避开赋税,可国家的开支不可能减少,只会转移到最底层的农民头上,导致农民破产,而大量的土地兼并者并不继续交税,国库也开始被掏空。

失去田地的农民更加贫苦,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难以抵御风险,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爆发新一轮的战火,掀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

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轮回。

按照后世的经验总结,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规律”,想要打破规律,单凭改朝换代是不可能的,真正要改变的,是从基础的生产力出发,提高生产力,才能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

大昭是皇帝的一言堂,太子目前只是个徒有虚名的空架子,连封地都在几千里外还没到手的荒岛上,沈青叶从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既然知道皇帝有心要吞掉沈家,干脆就先下手为强,拿下北大仓,自己开发,在这个被外人视为最接近死亡之地的苦寒边塞上,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粮仓。

所以给沈万年写信的同时,也夹带了一封给沈图的信。

只是在这封信里,她并没有明说要在辽东苦寒之地开荒之事,而是再强调,辽东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都是对太子的病大有裨益之物。

非但如此,辽东森林中还藏着无数天材地宝,让他想办法打通辽东商路,若是能在那边找到合适的天然良港,还可以向朝廷申请筑城修港,方便从南方运粮运货前去交换这些良药。

只要能找到对太子的病有好处的药材,皇帝一定不吝于答应这个小小的要求的。

很显然,这话就是写给皇帝看的。

按照皇帝的控制欲和他手下无孔不入的暗卫们的手段,沈青叶才不信她从东宫送出的信会没人“审阅”。

这一点,早在她嫁入东宫之前,就跟沈万年讨论过。

当时沈老爹还开玩笑似的说,“听人说,当初宰相在家中跟夫人吵架,被抓花了脸,次日上朝时,皇帝问起他为何受伤,他说是被家中的猫儿误伤,结果就被皇上取笑,送了他一个高丽美人,说高丽美人性格温顺,必不会像王家猫儿那般动则挠人。”

“宰相夫人,正是出自琅琊王氏。”

“还有个官员晚上在家一时兴起写的诗,睡了一觉发现不见了,次日进宫后,皇帝拿着他写的诗跟他讨论,他方才知道自己在家中的一言一行竟也受到皇帝的监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