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从盘点古代巾帼开始[历史直播] > 97 大汉丞相(第1页)

97 大汉丞相(第1页)

“如果说始皇帝想要儿子来完成帝国转型的想法是摸石头过河。这个设想非常朦胧,只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明确的思路,汉武帝的思路就很明确了。这一点从刘彻自己用酷吏,太子去纠正一些冤案和量刑过重问题时,武帝不生气,还夸赞儿子干得好,都能看得出来。”

“秦始皇与扶苏父子之间,始皇帝是有因扶苏与他不同的理念生气的。可汉武帝不一样,汉武帝与卫太子行事方式虽然不同,但对太子处理政务上是很放心的,甚至可以说太子的成长是符合刘彻对太子的期望的,或许是太子做的比他期待的还要好,以至于对自己儿子都生了忌惮之心。”

刘邦看了一眼自己的太子刘盈,轻叹了一口气。他要是有个能符合期待的太子,可就没有现在那么发愁了。

汉文帝刘恒听到这里也不由暗道了一声可惜。

“汉武帝想要自己做完开疆拓土的事情,让儿子做一个施仁政的守成之君。原本这个计划并没有问题,可是他错估了人心。汉武朝,政治斗争是非常血腥的,我们常怜惜苏轼被贬了再贬。然苏轼却幸是宋朝的官,他要是在汉武朝,以他被参倒的次数可能都被族灭好几次了。”

“这个族灭好几次可不是什么笑话,比如刚才说过的李夫人的娘家就被族灭了两次。第一次因李季之事,李延年和李季这两支被族灭。巫蛊之祸后,李广利与刘屈氂的谋立昌邑王刘髆之事暴露。”

“刘屈氂被族灭,在外领兵的李广利为了将功赎罪,贪功冒进葬送了七万汉家儿郎。七万儿郎,是多少大汉百姓的儿子、孙子、丈夫、父亲?那是七万个家庭的血泪,而七万性命又算得几城?”

听到李广利葬送七万儿郎,百姓忍不住咒骂起李家人。七万儿郎,谁知道其中会不会有他们的儿孙,想到自己的子孙会因这等人葬送性命,谁又能不恨。

“李延年作《佳人曲》吹妹妹李夫人倾国倾城,李夫人是否倾国倾城暂且不知,李广利肯定是倾国倾城。李广利战败,葬送了七万汉军后投奔匈奴,李家再次被族灭。”

“不过李广利投靠匈奴后也没快活太久,不久后同样从大汉去投靠匈奴的卫律嫉妒李广利在匈奴地位比自己高,设计单于杀了李广利祭天。”

“对了,这个卫律虽然姓卫,但和卫青的卫家没关系,他是李延年举荐给汉武帝的胡人。卫律出使匈奴返程听说李延年被族灭,害怕累及自己,转身投奔了匈奴,最后是他弄死了唯一逃走的李广利,李家算给自己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听到这里,百姓的愤怒稍解,李家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关于李广利,我以前在网络上看过一个笑话。汉武帝和宋高宗到武庙门口等着分配武将,武庙的人告诉他们进武庙唯一的规矩是千万不要踩到鸭子。刘彻进庙后发现地上很多鸭子,虽然很小心还是不慎踩到了一只。”

“然后庙祝从门口拉了一个打杂的李广利丢给汉武帝说,这次你踩到了鸭子,所以要把李广利分配给你。把李广利推给刘彻时,还松了一口气‘你可总算踩到鸭子了’”

刘彻:……

“宋高宗看到后进门更加小心,一只鸭子都没踩到,于是被分配了高大英武的岳飞。赵构一看还特别介绍了治军有方、精通兵法等本事,和门外打杂的李广利对比鲜明啊。然后赵构就好奇为什么岳飞会分配给他。”

“岳飞表示,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昨天进门时不小心踩到了一只鸭子。宋高宗是个什么犊子玩意我们前面说过了。汉武帝用李广利与岳爷爷遇到昏君作比,可知李广利是个什么坑货了。不过岳飞真的是踩到一只鸭子吗?我看他这是踩了一大片鸭子,才落到了恶毒赵构这怂包手上吧?”

“仲卿,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刘彻语重心长道。

天幕打碎了皇帝的长生梦,刘彻眼下还年轻,又已经知道自己会比父祖长寿,虽未彻底放弃长生梦,却也没那么迫切了。相较于遥远的长生梦,刘彻现在更迫切的是想要卫青、霍去病这两员神将可以常伴左右。

前有李广、后有李广利,动辄就是团灭,即便刘彻不是什么爱民如子的仁君,他也心痛啊!士兵、粮草、装备对于皇帝而言都是私产,私产懂不懂!

刘彻只是心痛,大汉百姓是要心碎了。没有李广和李广利,百姓对天幕讲述的卫霍是能够帮他们赶走匈奴的英雄,有了李广和李广利对比,卫霍简直是活命菩萨啊!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的意思没有比底层要服兵役的百姓更了解了。

百姓无法决定朝廷是否要打仗,不管仗该不该打,要不要打,皆是朝廷所令。若服兵役出征无可避免,他们也想跟随一个能打的将军,尽可能让他们有活着回来的机会啊。不求能次次如卫青那样全甲兵而归,至少应该有些生的希望吧!

可李广和李广利左一个全军覆没一万兵卒就活他一个,由一个全军覆没,七万人就他自己投了匈奴,如何不能让百姓愤怒。百姓们的父亲、丈夫、儿子随将军出征没一个能回来,将军自己却能继续做人上人,这世道岂非太不公道。

“汉武朝的大臣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少之又少,以丞相一职为例,汉武帝在位时用过十三个丞相,窦婴斩首,田蚡自己做了亏心事吓死,李蔡、庄青翟、赵周、公孙贺死于狱中,刘屈氂腰斩、卫绾、许昌、薛泽免职。”

窦太皇太后不喜卫绾,刘彻登基不久后,便以景帝晚年卧病时,官府中多有无辜受冤的囚犯,卫绾身为丞相未能担起申冤之责,将之罢免。卫绾被罢免后,太皇太后的侄儿魏其侯窦婴接任为丞相。

景帝时,景帝为缓和母子关系酒后失言说传位弟弟梁王。魏其侯窦婴为汉景帝圆话,否决了兄终弟及一事得罪了太皇太后。故此,窦婴虽是太皇太后的侄儿,两人的关系却是至亲至疏。

窦婴反对兄终弟及,按理说是忠于皇帝,可他早年却是废太子刘荣的太傅。景帝想要废太子时,窦婴曾经多次为废太子说话,故此也不算是当今天子的亲信。窦婴成为丞相,更多是太皇太后和皇帝博弈需要一个缓冲上位的丞相。

原本窦婴会因为推崇儒学,贬低道学被太皇太后进一步厌恨,又因其举荐的御史大夫赵绾请汉武帝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受牵连被罢免,最后又为田蚡设计而死。

因天幕斥责儒生,窦婴虽依旧喜好儒学,却不敢大张旗鼓去推崇儒学,也因此没有进一步得罪太皇太后。然后就是天幕之故,或是出自真心或是大势不可逆,太皇太后主动开始放权,祖孙关系日渐改善,御史大夫赵绾自然也不会为了太皇太后摄政之事多加评论,平白惹怒太皇太后和皇帝。

再就是田蚡,因天幕揭露其对皇帝不忠,太后和皇帝都恼了田蚡,故此田蚡并没有因太后的关系得到皇帝亲眼,步步高升。相较于提拔有二心的舅舅田蚡,皇帝眼下最热衷于培养他的未来大将军和为北击匈奴做准备。

现在反对开战、坚持继续和亲的的太皇太后态度开始有所转变,甚至期待大汉对匈奴攻守易形的那天了。不过太皇太后行事更保守些,只允许皇帝开始备战,并未同意当下出征。太皇太后不愿意打就是怕输,偏天幕说卫青之前,大汉就没赢过,因此太皇太后对然有松动,却不同意现在出战了。

然从不同意出战到需要再等几年,皇帝勉强也能接受。毕竟一个是看不到希望,一个是至少可以开始做计划了。现下卫青还没到上战场的年龄,皇帝也想不到谁能担起出征主将的责任。

各方面因素叠加,眼下窦婴还好好的做着丞相。听到将来被斩首一事,窦婴很是受了一番惊吓。魏其侯窦婴这个人,能力自是不用说,算是窦家很有本事的一位。但他的弱点也相当明显,行事意气,且容易居功自傲,失之谨慎。

希望能够在天幕的提点下,谨慎做人,以免落得凄惨结局吧!

“因武帝的丞相惨死的概率太高,公孙贺作为第十一任被提拔时吓得那是一个痛哭流涕,但没办法汉武帝一定要他当。最后也确实应验,原本只是儿子公孙敬声贪腐的问题,顶多死儿子,却被人抓住把柄以巫蛊之名进一步构陷,导致父子二人惨死狱中。”

“十三任丞相,或惨死或罢职,只有公孙弘、石庆、田千秋善终任上。公孙弘因家贫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征召入京,期间还经历了辞官复又征召,官至宰相,做为汉武朝第一个善终任上的宰相,也算传奇了。”

“然后就是卫太子的老师石庆,他是先教导太子,然后成为丞相。最后一任田千秋本是看守高祖陵墓的小官高寝郎,因上书为卫太子陈冤,得到武帝赏识,数月之内胜任丞相,最后善终于任上,经历可以说相当传奇。”

“这只是丞相,其他没有官至丞相的名臣诸如赵绾、张汤、主父偃等结局都非常惨淡。以至于难得善终的卫青和霍去病,也有许多人觉得他们能够善终纯粹是因为自己死的早,没活到被汉武帝厌弃时。”

刘彻一僵,旋即正色道:“仲卿,这绝对是污蔑,朕绝不会厌弃你与去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